第116屆廣交會一期人氣和成交額下降
2014-10-22 09:33:00 點擊數: 來源:畢加企劃部
第116屆廣交會一期展10月19日正式落下帷幕。我們通過數據了解到,與上屆同期相比,本屆大會一期到會采購商人數和最終成交額均出現(xiàn)下滑,消費類電子產品成交額更是下降55%,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凸顯,我國今年要實現(xiàn)全年進出口增長7.5%左右的預期目標,任務十分艱巨。
大會統(tǒng)計顯示,截至18日,全球到會采購商96393人,和采購季節(jié)不同的第115屆101198人相比有所下降,但較2009年有所增長。
據悉,我國主要進出口產品五礦化工和機電成交冷熱不均。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表示,受全球經濟不景氣、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,截至17日,廣交會前三日機電產品累計成交64.4億美元,與114屆同期相比有所下降。其中,家電及消費電子類產品成交26.9億美元,占比超過四成,家電成交額同比下降27.7%,消費類電子產品成交額同比下降55%。歐盟、美國、金磚國家以及東盟國家是廣交會前三日機電產品成交的重點市場,成交占比分別為19.2%、10.5%、17.5%和9.6%。對美國和金磚國家出口占比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.6%和3.3%。中國五礦化工商會統(tǒng)計,前三日,五礦化工生產型企業(yè)訂單數量較第114、115屆均有明顯增長,其中長期訂單增幅明顯,環(huán)比增長48%,同比增長22%。與之相反的是,貿易型企業(yè)訂單數量較第114、115屆減少。
廣東番禺一家企業(yè)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本屆廣交會從人流量上雖然有增加,但是訂單明顯下降,歐美采購商數量下滑比較明顯。他表示,一方面電子類產品幾日前剛剛在香港有專業(yè)性展會,歐美方面的客人已下訂單,因此,這次來廣交會的采購商多是中東、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客戶,下單量很低。
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表示,盡管我國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,但從整體環(huán)境看,制約和影響外貿增長的國內外因素并沒有發(fā)生根本的變化,國際需求恢復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,難以指望通過“減負”來直接刺激其回升。
霍建國表示,在當前外貿增長困難的情況下,企業(yè)應“知難而上,深耕細作”,適應國內經濟增長的“新常態(tài)”,堅持以轉型升級、提質增效為主攻方向,適應大數據時代和電子商務發(fā)展的新趨勢,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優(yōu)勢。“當前中國已是貿易大國,中國走向貿易強國的過程關鍵在企業(yè)的變化,企業(yè)競爭力的變化將決定中國外貿整體競爭力水平的變化。”霍建國說。
事實上,在嚴峻形勢面前,我國知名品牌企業(yè)的競爭力正進一步凸顯,海爾、廣東格蘭仕、美的、海信科龍等4家公司前三日成交額均破億,共成交12.1億美元,合計占比達18.8%;成交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(yè)有118家,合計成交33.5億美元,占總成交額的52.0%。
- 上一篇:那么問題來了,北上廣車展哪家強
- 下一篇:4G來了,會展業(yè)拿什么去擁抱